福建高中有研学旅行
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,近年来在福建省高中阶段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广,福建省教育厅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,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,本文将结合福建省最新政策、典型案例及数据,探讨研学旅行的意义、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。
研学旅行的政策背景与意义
2016年,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明确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,福建省积极响应,2021年出台《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》,规范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和运营,2023年,福建省教育厅进一步推动“研学+”模式,鼓励学校结合本土文化、红色教育、科技创新等主题开展研学活动。
研学旅行的核心价值在于:
- 知识拓展:突破课堂局限,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历史、科学、生态等知识。
- 能力培养:锻炼团队协作、问题解决、独立生活等综合能力。
- 情感熏陶:通过红色研学、传统文化体验等,增强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。
福建高中研学旅行的实施现状
福建省高中研学旅行主要依托省内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,形成了几大特色方向:
(一)红色研学:传承革命精神
福建是革命老区,拥有古田会议旧址、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,2023年,龙岩市推出“红色研学精品路线”,覆盖全市30所高中,参与学生超2万人次(数据来源:龙岩市教育局)。
(二)生态研学:探索自然奥秘
武夷山国家公园、厦门红树林湿地等成为生态研学的热门目的地,2024年春季,南平市高中联合开展“生物多样性调查”研学项目,学生通过实地观测记录物种数据,形成研究报告200余份(数据来源:南平市生态环境局)。
(三)科技研学:对接前沿产业
福州、厦门等地高中与本地科技企业合作,组织学生参观新能源实验室、人工智能产业园,2023年,泉州五中与晋江三创园共建“青少年科创研学基地”,全年接待学生研学团50批次(数据来源:泉州市教育局)。
最新数据:福建高中研学旅行参与情况
根据福建省教育厅2023年统计,全省高中研学旅行覆盖率已达85%,部分地市数据如下:
地区 | 参与学校比例 | 年均研学次数 | 热门主题 |
---|---|---|---|
福州 | 92% | 2-3次 | 科技、文化 |
厦门 | 89% | 3-4次 | 海洋、国际交流 |
泉州 | 87% | 2次 | 非遗、商贸 |
龙岩 | 78% | 1-2次 | 红色教育 |
(数据来源:福建省教育厅《2023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报告》)
典型案例:福建高中研学旅行优秀实践
案例1:厦门双十中学“海洋科考研学”
2024年3月,该校组织学生登上“嘉庚号”科考船,在厦门湾开展水质监测、海洋生物采样等实践,活动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技术支持,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被纳入市级环保课题。
案例2:福州一中“非遗传承研学”
学生走进三坊七巷,学习脱胎漆器、软木画制作技艺,并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设计文创产品,2023年,该校研学成果在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。
研学旅行的深化方向
- 课程化设计:避免“只旅不学”,需结合学科知识开发系统化研学课程。
- 数字化赋能:利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,或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学效果。
- 评价体系完善:建立研学学分制,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。
福建高中研学旅行正从“活动”向“课程”转型,其成功经验可为全国提供参考,教育者需持续优化内容与形式,真正实现“知行合一”的教育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