溧阳研学教育网

寿县古城研学,寿县古城研学路线

穿越千年的文化课堂

寿县古城,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淮明珠,不仅是楚文化的最后一座都城,更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之一,2023年文旅部数据显示,寿县全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2万人次,同比增长35%(数据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《2023年研学旅行发展报告》),当青砖黛瓦遇上现代教育理念,这座古城正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研学目的地之一。

寿县古城研学,寿县古城研学路线-图1

为什么选择寿县古城研学?

立体历史教科书

寿县古城墙周长7147米,现存明清重建的瓮城、月坝等设施仍在使用,2024年最新测绘显示,城墙不同区段保留着从战国到清代的建筑痕迹(数据来源:寿县文物局《古城墙保护监测年报》),在专业导师带领下,学生可通过夯土取样、砖石测量等实践,直观理解中国古代城建技术演变。

活态非遗实验室

寿县现存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豆腐传统制作技艺"、"正阳关抬阁肘阁"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,2023年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接待研学团队制作豆腐的体验人次达2.3万,成功率91%(数据来源:寿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年度统计表)。

非遗项目 适合学段 单次承载量 实践时长
豆腐制作 小学三年级+ 30人/批次 2小时
楚简摹写 初中以上 20人/批次 5小时
寿州窑陶艺 五年级+ 25人/批次 3小时

跨学科实践平台

古城护城河水质监测项目已纳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"青少年环保实践基地"体系,2024年1-5月数据显示,学生团队采集的156份水样中,pH值合格率从78%提升至92%(数据来源: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《淮河流域青少年环境观察报告》)。

研学课程设计方法论

三维认知模型构建

以"宋代防洪体系"主题为例:

  • 知识层:月坝水利原理讲座(45分钟)
  • 体验层:模拟古城排水系统搭建(分组竞赛)
  • 反思层:对比现代城市排水设计(思维导图作业)

淮南师范学院团队2023年的跟踪研究表明,采用该模式的学生,知识留存率比传统讲解高41%(《江淮文化研学效果评估》P78)。

真实问题驱动学习

寿县博物馆珍藏的"鄂君启金节"(战国免税凭证)衍生出经典课题:

  • 数学组:测算古代商队运输成本
  • 历史组:还原楚国商业管理制度
  • 语文组:撰写青铜器铭文现代版

该案例入选教育部《2023-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研学精品案例库》。

安全保障与实施建议

专业服务矩阵

寿县文旅局2024年认证的研学服务机构需满足:

  • 每20名学生配1名持证研学导师
  • 应急医疗点500米覆盖率达100%
  • 数字化定位手环全员配备

最佳时间窗口

气象数据显示(来源:中国天气网寿县站2024年数据):

月份 日均气温 降水概率 推荐指数
3-4月 14-22℃ 28%
9-10月 18-26℃ 15%
11月 8-16℃ 40%

建议避开7-8月高温季(日均超35℃天数达21天)。

创新延伸方向

  1. 数字赋能:寿县古城VR全景系统已上线,学生可提前720°勘察研学路线,该系统获2023年安徽省文旅科技创新奖。
  2. 社区参与:与城内居民合作开发"古城守护者"角色扮演项目,让研学产生真实社会价值。
  3. 成果转化:优秀学生作品可直接参与寿县文旅IP开发,如2024年"楚韵少年"文创设计大赛已收到研学团队投稿137件。

站在寿县古城墙上远眺,淮河依旧奔流不息,当学生们触摸着斑驳的城砖,测量的不仅是物理尺寸,更是文明传承的尺度,研学教育的真谛,或许就藏在这座古城清晨的豆腐作坊里,藏在傍晚月坝泄洪的潺潺水声中,藏在每个孩子突然闪亮的眼神里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